【金杨故事】第二季·第4期
2020年8月26日下午
由金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办
上海浦东新家园社区治理发展中心承办
以演播室形式呈现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的
《金杨故事》系列故事
第二季·第4期
又和大家见面啦!
/Let's go/
2020年8月26日下午,由金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办,上海浦东新家园社区治理发展中心承办,以演播室形式呈现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的《金杨故事》》系列第二季·第4期又和大家见面啦! 今天是我们专门为“行政执法中队和金杨商户”准备的一期《金杨故事》,我们有幸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施永明队长;另一位是吴丽丽经理。
金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副理事长 张晓雯 致辞
——————————//////////——————————
[01]
施永明
1965年出生于上海。1984年进入上海木钻厂工作,1994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企业改制等原因,1998年他考入浦东新区金杨街道监察队。2000年后,金杨街道监察队并入上海浦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金杨中队。他在金杨从事城管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三年。他见证了金杨城管的历史变迁,可称之为“金杨城管的缩影”。他爱岗敬业,工作认真、热心为百姓解决问题。平时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即使是下班时间只要有任务他也是随叫随到。在今年抗疫阻击战中,他负责对临街部分商户开展登记走访,由于连续工作时间超负荷使他肾结石发作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同事们将他紧急送到医院,在医院治疗后他很快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城管工作繁杂、琐碎,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执法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他通过不懈的坚持与努力获得了单位和百姓的认可。2013—2015年连续三年被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评选为“优秀公务员”。
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会有闪光的地方。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别人看不到的艰辛。施永明就是这样一位在普通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受到大家的尊敬。
[02]
吴丽丽
1976年出生于河南。1994年来上海,在淮海路一家饭店做服务员。95年开始租住在金杨四街坊,每月收入除了自己吃用和付房租外所剩无几。随着时间推移,她的内心强烈渴望改变这种状况。几年下来省吃俭用攒下了一点钱,她想用这些钱做点小生意。经过一番考察后,她和丈夫决定在金杨摆摊做拉面。因为丈夫的哥哥曾在老家开过拉面馆,有经验。于是和哥哥们一起经营拉面摊。地摊创业是很艰难的,吃苦就不用说,最担心的是经常会遇到城管查抄无照商贩、清理占道经营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她很快在金杨站稳了的脚跟。1997年底她的志权拉面馆终于开门营业了,门店生意很火。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目标与方向主导了我们一生的命运与成就,它是驱使人们不断向前的原动力。一个人要成功,必须要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吴丽丽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了成功与幸福。
——————————//////////——————————
杨彬主任对参加活动的来宾表示感谢!为了让金杨故事更加精彩,也希望社区居民了解更多在金杨工作,与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爱岗敬业的工作人员分享他们自己的酸甜苦辣。尽管每个人的工作不同,如果每个人都尽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够用自己的善意帮助更多的人,那么随着社会在不断进步、金杨在不断发展,我们金杨故事也会有更多、更精彩的人呈现到大家面前。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寄托着亿万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管理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群众生活质量。若干年前,城市管理工作由于刚刚起步,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队员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执法时的言行比较粗鲁,现在行政执法队伍有了质的改变,“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变管理型为服务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通过感人的教育,宽容的态度,平等的对话,使相对人理解执法人员,主动配合执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性质与意义在于从根本上减少违法违章行为和激发广大市民关心城市的发展,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步入“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