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治金·点睛计划】航头镇金沁苑第二居委会:德以亲邻睦邻 楼道绽放“文明花”
居民自治金项目“点睛计划”是浦东新区社区治理的一块特色品牌。自2016年实施以来,“点睛计划”通过培育指导、选树典型和宣传推广,为基层开展自治金项目进一步搭建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5年来,在各街镇的支持推动下,居村适应群众需求、群策群力、各具特色的自治金项目百花齐放,在整合各方资源、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激发基层自治活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德以亲邻睦邻 楼道绽放“文明花”
——航头镇金沁苑第二居民区
《德彩驿站》
一、自治议题产生路径
金沁苑第二社区属于动迁小区,于2013年正式交房,居民主要来自黄浦区董家渡街道。小区老年人和外来租户较多,流动性相当大,居住人员情况复杂。加上近几年房产买卖频繁,买入的居民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上海人,各种风俗习惯也大相径庭,邻里关系逐渐疏离,导致居民对小区的关注度、配合度、支持度降低,缺乏归属感和“大家庭”意识。居民们“大家”意识淡薄,小区环境脏乱差,楼道环境更是让人堪忧,乱堆物、乱张贴、乱涂写、各单元门五年来从未关闭等不文明现象,严重影响楼道的安全与环境。
在党总支领导下,居委会引领志愿者一起整治楼道堆物、卫生死角,群策群力改善楼道面貌,获得居民们的称赞。有力的宣传、整治活动,使居民对提升楼道品质的要求变得迫切起来。为此,党支部通过“三会”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共同召开社区联席会议,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确定“德彩驿站”楼组自治项目。
二、典型经验与亮点做法
◇多渠道广泛宣传 推进自治团队建设
为强化居民自治意识,党总支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志愿者微信群发布信息、宣传栏张贴海报、楼道发放告知书等宣传方式,扩大居民对楼道创建的知晓度。同时组建由示范楼道内的楼组长与居民志愿者组成的一支楼道管理自治团队,由自治团队动员并引导居民共同解决楼道环境问题。
自治团队从铲除小广告入手,发动楼内的中青年党员、居民加入小广告清理行动中,有的居民自费购买除粘剂,这一举动让物业公司也有所触动,紧跟其后整治楼道堆物、刷墙涂漆,居民自治共治意识在楼道内得以提升。
◇立公约凝聚共识 打造特色楼道文化
大家楼道大家管。居委会、自治团队广泛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后,与社区居民共同拟出了一份倡导楼道文明的公约,并在三个楼道里安装“鹤邻居”的宣传版面,公示楼组管理团队名单,在居民出入高峰时段轮班守门,联合党总支、物业、城管等力量,严把楼道“守门关”,维护楼道整治成果,以“小公约”带动“大文明”,让楼道不文明行为化为无形,营造楼道大家庭的归属氛围。
在楼道美化过程中,广告公司按各个楼的特色设计宣传图与标语安装在楼梯墙上,自治团队与居民集思广益提出创意点子,美化了1-2层的楼道。用巧手剪出纸画,以及发动居民自筹购买贴画装饰楼道墙面,在大门的墙角处放置盆栽,在管道上扎上绿叶,让楼道内充满生机。
◇搭平台沟通互动 畅通议事协商渠道
楼道是加强居民文化建设的载体,也是邻里交流情感的平台。自治团队在党支部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楼道活动,不定期地上门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免费理发、举办剪纸画活动展示居民的作品来美化楼道、“三八节邻里情”茶话会等,让更多的居民走出家门参加社区活动。
在开展活动中,居民们沟通想法,共同探讨楼道事,关心社区事。比如因高空抛物、乱堆物、不文明养犬等陋习而经常性发生矛盾,大家建言献策。自治团队与志愿者们深入楼道群众,担当起楼组“宣传员、调解员、卫生员、安全员”的职责。楼道中有刚去世老伴的独居老人,他们主动陪伴,让她走出痛苦阴影;残疾居民的残疾车无处停放,大家积极想办法并与居委会、物业进行协调,用白线划出停放区域,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的正能量。为了拉近楼道居民间的距离,大家会在楼道内主动宣传社区活动,自发组织朗诵、唱歌、表演,结伴参观红色基地......
三、治理实践的成效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