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第九期 中共六大:会议背景

发布于: 2023-10-31

从一大到二十大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 1921-2022)

中共六大:回答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八七会议选举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共中央政治局,撤销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果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成功地实现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政策的转变。192789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联合会议通过《中国革命的教训》,认为:革命“在其遭严重失败的同时,发生了各派力量的激烈改组,在各派力量的改组过程中,工农和城市贫农结成反对一切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同盟,在较短时期内,新的革命高潮将取代革命的暂时失败这种前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都是按照城市中心论的革命模式进行的,最终相继失败。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后,中共中央布置了在全国多地的总罢工、总暴动计划,并先后发起了宜兴、无锡、上海、武汉、顺直等地的起义和暴动,后均因敌我力量悬殊而遭到挫败,使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28年2月,共产国际召开执委会第九次扩大全会,通过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对罗米那兹的不断革命论进行了批判,指出“必须坚决反对工人阶级某些阶层中的盲动主义,反对在城市和农村采取无准备、无组织的行动,反对把起义当儿戏”等。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讨论决议案之后,表示接受决议案的一般方针,随即号召纠正各地的“左”倾盲动错误,并停止了暴动计划。

为了总结党的革命经验教训,分析当时的形式和革命性质,确立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代表们前往苏联的道路危机四伏,到达莫斯科后继续进行向大会提交各项报告的准备工作。69日,斯大林召集部分六大代表座谈,谈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当前中国革命的形势,亦即‘高潮’与‘低潮’的问题”。614日和15日,布哈林又以共产国际书记的名义召集代表开了政治座谈会617日的下午和晚上分别召开预备会,通过了大会议程,大会主席团、秘书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组成和名单,并作出大会有关规定,强调大会应以能切实解决一切重要问题为原则,尤应减少各种琐碎问题的争辩。

 

封面照片来自:林芝青年学党史 | “银色别墅”里的秘密会议——中共六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