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0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所转“新华社 2023年12月20日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 党中央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就开好这次会议,做好“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 2023-12-19
    从一大到二十大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 1921-2022)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大会还要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党外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党外副主席,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等96人作为来宾列席大会。这次大会开始允许中外记者采访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并分别安排了五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五次大会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会。 党的十三大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赵紫阳受党的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了题为《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从大会开幕的当天下午开始,出席党的十三大的33个代表团和特邀代表对报告进行分组讨论。10月27日,十三大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10月29日和30日,以无记名投票的办法差额选出了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提出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候选人名单。10月31日,各代表...
  • 2023-12-12
    从一大到二十大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 1921-2022) 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545名,候补代表145人,代表着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这次代表大会的使命,就是要通过对过去六年历史性胜利的总结,为进一步肃清所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 9月1日,大会执行主席邓小平致开幕词,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郑重提出了“走总计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政治报告。9月5日,大会主席团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草案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决议草案,决定将这两个决议草案提请大会通过,还决定将主席团提出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酝酿名单提交全体代表讨论,通过了关于三个委员会的...
  • 2023-12-11
    文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规定,党徽党旗制作、使用、管理必须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坚持分级负责、集中管理。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党徽的制法说明、通用规格和使用范围 党徽直径的通用尺度为下列3种: (一)100厘米; (二)80厘米; (三)60厘米。 需要悬挂非通用尺度党徽的,应当按照通用尺度成比例适当放大或者缩小,与悬挂背景、场合相适应。 党徽图案一般使用金黄色或者红色。 应当使用党徽或者党徽图案的情形: (一)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在显著位置悬挂党徽,并在党徽两侧各布5面红旗; (二)召开党的中央和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显著位置悬挂党徽; (三)党的中央和地方委员会及其工作部门、党的中...
  • 2023-12-05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网客户端 11月28日至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3日在返京途中赴江苏盐城考察。 总书记此次为期6天的沪苏之行,考察点包括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革命纪念馆等,其间还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听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等。 总书记此行重点强调了什么,行程之中蕴含哪些深意?《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01 建设“五个中心”:上海的重要使命 11月28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沪苏之行第一天。当天下午,他先后考察上海期货交易所、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与之相对应的,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党的十四大强调,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此后,上海又增加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定位。 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总书记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的发展定位从“四个中心”拓展为“五个中心”,也就是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
  • 2023-12-05
    文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板块 张 凡 2023年12月05日08: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城市为人民。”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牵挂。 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这里安居乐业,习近平总书记感到很高兴,指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关乎百姓生活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擘画“千年大计”,嘱托“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指导城市建设,强调“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聚焦城市治理,指出“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从规划到建设,再到治理,习近平...
共 58 条,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