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政策-解读”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题:有何作用?如何补偿?国新办吹风会聚焦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严赋憬、李昌瑞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日前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明确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机制,对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 条例有什么作用?生态保护如何补偿?在国新办1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关部门回应关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介绍,条例共6章33节,分三个方面:财政纵向补偿,用法规的形式稳定保护投入的基本盘,突出有为政府的作用;地区间横向补偿,重在加强区域治理联动,织密织牢保护合作网络;市场机制补偿,重在发挥市场主体活力,发挥有效市场功能。 此次条例出台对于完善和健全生态保护机制有何作用? 司法部立法二局负责人胡庆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及相关领域改革全面推进,但还存在补偿覆盖范围有限、重点不够突出、奖惩力度薄弱、相关主体协调难...
-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政策-解读” 2024-05-11 09:06 来源: 人民日报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展开,有群众担心医保待遇会有变化。医保支付方式怎么改?对参保人有什么影响?围绕群众关切的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做出了解答。 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绝不是简单“控费” 问:有人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因为医保基金没钱了,要控制费用支出。这一说法有根据吗? 答:医保支付方式是医保经办机构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的具体方式,包括按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等,不同方式对临床诊疗行为有不同的引导作用。我国先后启动DRG(按病组)和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试点。到去年底,超九成统筹地区已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改革后,改革地区住院医保基金按项目付费占比下降到1/4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绝不是简单的“控费”,而是引导医疗机构聚焦临床需求,采用适宜技术因病施治、合理诊疗,避免大处方、滥检查,更好保障参保人员权益。改革后的支付标...
-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政策-解读” 2024-05-01 08:26 来源: 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现就《技术规范》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技术规范》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销量增长迅速,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电动自行车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有铅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两种。国内主要电动自行车品牌发布的电动自行车新车型中,配备锂离子蓄电池的比例已经超过20%。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标准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应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从而规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环节,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二、《技术规范》发布具有什么意义? 《技术规范》作为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规范...
-
文章来源:中央一套微信公众号 近日,《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并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如何看待新国标所填补的技术依据空白?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往下看,一同了解↓ 强化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安全! 《技术规范》适用于哪些车辆的电池?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技术规范》从单体电池和电池组两个层面规定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其中,单体电池方面主要考虑了过充电、过放电、外部短路、热滥用、针刺、标志6项安全要求;电池组主要考虑了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热扩散、互认协同充电、数据采集、标志等7个方面22项安全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技术规范》仅适用于GB 17761《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最大输出电压不超过60V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不适用于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车辆使用的锂离子蓄电...
-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政策-中央有关文件" 2024-04-27 09:16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已故人员小额存款提取更便利,这些变化要了解 新华社记者 李延霞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经阶段。当存款人去世后,继承人该如何提取银行存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26日联合对外发布《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从提高简化提取账户限额、扩大简化提取范围等方面为群众办理存款继承提供更多便利。一起来看看新规有哪些变化。 变化一:简化提取限额统一提高至5万元 根据通知,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简化提取的账户限额由最低1万元统一提高至5万元。 长期以来,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继承人提取已故亲属存款,须提交由公证机构出具的继承公证书,银行凭以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 该规定对保障存款安全、保护继承人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存款金额较小的情况下,仍要求继承人办理公证,将使继承人承担不合理的时间成本和公证费用支出。特别是对边远地区和经济困难群众而言,更加重了负担。 2021年,原银保...
-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政策-解读" 2024-04-26 21:59 来源: 金融监管总局网站 为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便利群众办理存款继承,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下称《通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出台《通知》的背景是什么? 答:2021年1月,原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简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相关事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18号,以下简称18号文),取消了第一顺序继承人、公证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提取已故存款人1万元以内存款的公证要求,并允许银行在1万元至5万元之间上调限额。 18号文出台以来,各银行机构积极落实有关要求,小额存款提取效率明显提高,群众负担切实减轻。同时,我们也从多种渠道了解到,存款继承和小额存款提取业务中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和明确的问题。为此,立足于金融便民,在深入调查研究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制定了《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