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7-22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政策-中央有关文件”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1)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
  • 2024-07-12
    点击阅读原文   坚实步伐   在过去八年中,我们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浦东培育了众多优秀的社区自治团队,成功打造了具有影响力的社区品牌项目;参与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落,致力于建立村级民主议事协商机制;推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民主参与及自主管理;提炼一系列典型的基层社区治理案例,系统梳理出实用的工具和工作方法;2022年获评了4A级社会组织的荣誉称号。   专业服务     从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新引擎,到实战演练的民主议事协商工具; 从乡村治理的深度咨询与赋能,到居民自治的精准把脉与陪伴成长; 从城乡社区研学之旅的灵感碰撞,到综合能力建设课程的进阶增能。 我们用心服务,只为让基层治理更高效、更民主、更和谐。    特色案例   居民自治项目化管理服务,我们全程护航,确保每一分项目工作经费都能精准高效地服务于社区发展; 优秀社区工作者培育赋能,通过专业培训与实践操作,锻造出一支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阳光村务工程,提升村务透明度,增强治理信心,让每一缕阳光都照进村民...
  • 2024-06-07
    文章来源:上海新家园公众号 2024浦东村级民主议事协商研学之旅 近期,新区组织部分街镇相关负责同志,先后到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新义村、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祁梅村、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前进村调研学习。此次研学走访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旨在汲取乡村基层治理的宝贵经验和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创新模式。这次学习为推动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 研学第一站 —— 新义村(中国故事村) 新义村位于枫泾镇南部,北沿320国道,由原新义村和徐泾村两村合并而成,全村村城总面积4.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80亩,户籍人口2240人,下辖20个村民小组。 在发展过程中,新义村形成了独有的“一人一树一故事”文化特色: “一人”——村域内徐泾二组岳姓居民为岳飞后裔,自晚清从嘉兴迁入定居至今; “一树”——莲锡庵现存明代嘉靖年间古银杏一株,距今已有约500年历史; “一...
  • 2024-06-05
    文章来源:一网通办“要闻动态-上海要闻”板块 2024-06-03 来源:解放日报 图为南汇8424西瓜上的“申农链”溯源码。束涵 摄   记者 束涵   “最近温度上来了,南汇8424的品质越来越好,正是尝鲜的时候。”在上海南汇瓜果有限公司168基地,资深种瓜人老洪正在大棚里轻轻敲打西瓜,把已经成熟的挑选出来。   相较往年,今年很大的变化是,这些符合标准的西瓜在进入市场前,都会被贴上独有的“身份证”——“申农链”溯源码,用随申办、支付宝或者微信扫一扫,就可以看到产品相关信息,实现优质农产品种源、种植、采收、认证、监管等全过程可追溯。   实际上,这两年来上海农业领域已经开展“申农码”应用。基于农事生产数据上报,实现优质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流程追溯。就在去年,“农产品溯源”被纳入“区块链+政务及公共服务”场景,基于上海市政务区块链底座,打造“区块链+优质农产品”应用场景,“申农...
  • 2024-06-05
    文章来源:一网通办“要闻动态-上海要闻”板块 2024-06-03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周楠 通讯员 龙钢   “现在楼道里没有一辆电动自行车,小区非机动车乱停放、飞线充电现象也没有了,让人安心很多。”家住江杨南路55弄12号楼的居民徐君燕告诉记者。   小区非机动车乱停放、飞线充电、楼道充电等影响社区安全的现象,存在多年且常常前脚整治后脚又出现。如何根治?据了解,虹口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以来,江湾镇街道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从源头整治入手,推动社区各类主体参与社区治理,让居民的非机动车“有家可归、有电可充”,不仅缓解了非机动车乱停放、无处充电的矛盾,还改善了社区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江湾镇街道江杨家园小区是大型高层住宅小区,有1610户居民,而非机动车车位仅有650个,远远无法满足居民1600余辆非机动车停放和充电需求。场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宏富说,原先小区绿化带和车棚内摆放了大量长期无人使用、落满灰尘的“僵尸车”,有些居民还...
  • 2024-06-05
    文章来源:一网通办“要闻动态-上海要闻”板块 2024-06-05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肖彤   当前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能吸引“新老年群体”吗?昨天,市政协组织“本市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情况”视察调研,走访了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是上海补齐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更好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其中,“一老一小”是其主要服务对象之一。有委员提出,当前,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党群服务、养老托幼、便民服务、社区议事等基础服务方面相对完善,但对以“60后”为代表的“新老年群体”来说高品质服务需求尚未充分满足。   这些需求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求,也包括健康、养老等服务需求,还有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新需求。不少委员提到,社区“生活圈”要变成“幸福圈”,还...
共 93 条,共 16 页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