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系列案例】洋泾街道阳二居民区——垃圾分类怎么做 大家共同来商议
习总书记曾说过:“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同样,群众的事情也应该交给群众自己做主。2020年,浦东新区民政局牵头制定《浦东新区“三会一代理”实施意见》,完善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村民主协商议事机制载体,通过“三会”机制有效扩大群众参与,构建安居乐业、井然有序、充满活力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在“三会”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下,浦东不少居村开展了很好的实践。为此,浦东新区民政局推出“三会”系列案例,为基层工作提供借鉴和启迪。
**********
垃圾分类怎么做 大家共同来商议
洋泾街道阳二居民区
洋泾街道阳二居委有居民1339户,常住居民3300人,其中60岁以上1187人,来沪人员882人。两个小区均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整体环境不佳,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似乎困难重重。然而,居委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动员出418户志愿者,95%的居民能够做到定时投放,90%的居民能够做到干湿分类、湿垃圾破袋投放。阳二能在短时间内有序推进垃圾分类,离不开“三会”制度的运用,通过实施前方案“听证会”、实施过程中问题“协调会”、实施后阶段“评议会”,引入开放空间等参与式会议技术,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听证会
听证会前: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明方向
为助推洋泾街道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阳二居民区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但在较短时间理顺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居委一时还没有头绪。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阳二居委决定牵头召开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听证会,多方参与讨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规则、志愿者管理机制等工作重点。
听证会中:厘清责任,多措并举抓落实
经过会前充分准备、定向邀请,物业、业委会、志愿者代表、居民代表、街道相关部门代表等共32人到场参会。会议邀请专业第三方社会组织的老师担任主持人,以“开放空间”会议形式举行听证会,与会者一一自我介绍,遵循讨论规则,充分发表意见。
会议围绕三方面的问题听取与会代表意见,经过2个小时的热烈讨论,会议就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达成共识:明确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志愿者小组相关人员构成;讨论小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实施方案,明确垃圾厢房具体开放时间及垃圾投放点数量;结合“信易+垃圾分类”的新应用场景,引导居民通过生活垃圾规范投放积累诚信积分,并与原有“绿色账户”积分打通,用以兑换社区服务资源。
听证会后:宣传动员,志愿引领强共治
会后,居委将会议决议在小区公告栏和楼道进行了公示,并将工作方案报街道有关部门备案。同时,通过上门发放宣传品进一步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近一个月的时间,阳二居委全体社工、楼组长以扫楼的方式,动员出418户志愿者,以户数统计的志愿者比例达到1:3.3,平均约3户家庭能出来一户志愿者,为小区垃圾分类正式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垃圾分类定时投放问题协调会
协调会前:错时协调,保障决策有参与
为深入了解情况,寻求解决之道,阳二居委组织召开了一场线上协调会,定向邀请16位有定时投放困难的上班族居民和10位志愿者参会。考虑到上班族一般晚间和周末时间较充裕,居委决定尝试用视频会议软件召开线上协调会。
协调会中:云上协调,有序“发声”寻路径
在这场别开生面的线上“三会”中,居委主任主持,两位居委干部负责协助,主持人先介绍了阳二居民区目前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情况以及此次会议的目的,之后引导与会人员对定时投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表看法。
1、上班族有话说。对于定时投放,与会者多反映两个问题:(1)垃圾分类投放时间与上下班时间存在冲突;(2)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垃圾长期存放在家里会产生异味。主持人对定时定点投放规则的产生过程和设立初衷作了解释说明,与会者表达了理解及尽量配合的意愿,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改进建议:如早上投放时间可提前半小时,晚上可再延后半小时;或者考虑设置一个24小时开放的投放点,装上门卡。
2、志愿者有话说。志愿者代表对上班族提出的定时投放的实际困难表示理解,但也表示延时投放或者开设非定时投放点,会对志愿者监督及后续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可能会影响垃圾分类纯净度,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初期可能并不具备条件。
3、短期试点验成效。经过各方商议,决定以2周为限试点,将每天分类投放时间前后各延长半小时,2周后再根据实施的效果决定是否继续,与会居民代表和志愿者均表示同意这一方案。
为了让村民的需求得到解决,经过充分的征询,村党总支、村委会先后召开了3场听证会,参与听证会的包括党员代表、老干部代表、村民代表、经济合作社成员代表等60多人。
协调会后:公示落实,实效动态重跟进
会后,居委将会议形成的决议在小区公告栏和楼道予以公示,并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宣传。通过协调会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并尝试改进的做法,得到居民的好评。
**********
垃圾分类实施成效阶段评议会
评议会前:阶段评议重预演,做好筹备保障
为梳理总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改进方向,阳二居委召开了垃圾分类实施成效阶段评议会。成立由书记、主任、条线社工、居民骨干和第三方社会组织人员组成的评议会筹备小组,商议会议时间、参会人员、明确会议组织流程、完善会务准备工作。
评议会中:聚焦民生强剖析,深化民主评议
此次评议会由居委主任担任主持人,共邀请了24名各年龄段垃圾分类志愿者、居民代表以及物业、业委会代表参加。
1. 民主评议有秩序,社区居民有感想。主持人介绍会议规则和评议规则,请与会人员进行自我介绍,畅谈20天以来以志愿者或居民身份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感想。
2. 聚焦问题有分类,小组讨论有实效。为实现充分讨论,现场工作人员引导与会者分为4个小组对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开展评议。每个小组重点聚焦一个问题(如何改善硬件设备、如何加强引导宣传、如何做好志愿者保障工作等),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充分讨论,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将建议写在便利贴上贴在主题海报纸上。
评议会后:群众反馈促畅通,广纳民意民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阳二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居民参与热情较高、志愿者数量在短期内快速增长、大部分居民比较配合、垃圾分类的纯净度逐渐提高。同时,大家认为在以下方面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1)改善设施设备,建议在垃圾厢房附近安装雨棚、洗手池、捕蝇网等设备;(2)完善管理措施,对非投放时间乱扔垃圾的行为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3)做好志愿者关爱,为志愿者配备太阳伞,发放驱蚊水消毒水等。
评议会后,居委认真整理会议记录,完成并公示评议报告,将评议结果反馈给物业及街道相关部门,争取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助力评议结果有落实。确保社区居民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
思考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不能期待“毕其功于一役”。阳二居民区通过听证会广泛征询各方主体的意见和建议,让相关方充分表达关切、形成共识,为后续具体工作推进提供了基本路径。以“云上协调会”做好过渡性引导工作,引导上班族与志愿者充分表达诉求,在观点碰撞中达成理解和共识。错峰错时,促进中青年群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阶段评议会“承上启下”,既总结了前段时间好的经验与好的做法,也系统性地梳理了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形成下一步行动方案,及时为社区群众建言献策拓展渠道。以民主评议传递真实的民生民意,大力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让基层智慧成为社区工作推进的“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