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治金·点睛计划】沪东新村街道璞爱居民区:文化与美味相融合,绘就舌尖上的邻里情
居民自治金项目“点睛计划”是浦东新区社区治理的一块特色品牌。自2016年实施以来,“点睛计划”通过培育指导、选树典型和宣传推广,为基层开展自治金项目进一步搭建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5年来,在各街镇的支持推动下,居村适应群众需求、群策群力、各具特色的自治金项目百花齐放,在整合各方资源、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激发基层自治活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与美味相融合 绘就舌尖上的邻里情
——沪东新村街道璞爱居民区
《舌尖上的璞爱》
一、自治议题产生路径
璞爱居民区包含爱法新城、璞真园两个小区,辖区内居民1688户,常住人口5600多人,小区内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由于文化背景和观念认知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的居民存在人际隔阂。为促进社区融合,居委牵头多次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党员骨干、楼组长、志愿者骨干、老协会、各文体团队等居民代表的意见与建议,确定了以中国传统“食文化”为切入点的《舌尖上的璞爱》自治金项目。
二、典型经验与亮点做法
◇树品牌形象 强化社区居民认同感
项目开展前期,自治团队契合饮食文化主题,设计制作加贴自治品牌标识的不锈钢便携餐具套装,通过张贴宣传海报、社区摆摊、发放宣传品创建微信群等形式,多方位、广渠道宣传,让身边人引导身边人,广泛树立自治品牌形象,为“舌尖上的璞爱”打响知名度。
为充分尊重民意,自治团队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动员居民发出自己的声音,为舌尖上的璞爱出谋划策,从“厨艺大比拼”到“厨艺小课堂”,自治团队有计划、有目标、有导向地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组织与执行特色自治活动,逐步实现自治活动常态化,强化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厨艺小课堂)
◇强文化惠民 舌尖味道促邻里和谐
为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型小区,强化文化惠民服务,自治团队一方面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载体,多渠道推广美味菜肴的做法,吸引青少年、年轻父母等多元力量的参与,推动群众参与全覆盖。另一方面,积极挖掘社区厨艺高手、厨艺爱好者,组建厨艺俱乐部,搭建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沟通交流平台,以文化融合促进邻里相识相知。
(厨艺大比拼)
此外,自治团队以微信群为载体,动员居民共商共议自治成果如何惠及社区,激发居民自治活力。例如针对厨艺小课堂中制作的粽子、包子等成品的去向,居民通过线上民主协商,提出以社区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小区志愿者与热心党员两两结对,为小区60多位老人送上来自邻居的温暖,为自治项目添上一笔人文关怀的重彩浓墨。
三、治理实践的成效与启示
1、多层次居民群体的联动与交流明显增强。自治项目运作期间,小区内来自不同地域的居民横向交流明显增多:退休年龄段的居民间人际关系变好、本辖区内几个相同性质的文体团队交流增加、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沟通也有一定程度加强,同时还有效缓解了本辖区原有的外地年轻人同本地老年人之间“无话可说”的情况。
2、多元地域文化的互通与共融明显增强。自治项目以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为媒介,拉近了小区内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距离,让居民们可以通过“风俗”“关爱”“健康”等不同话题,互通带有自己文化特性的信息,加速小区多元文化的融合。同时,活动以厨艺传真情,以美食促和谐,让更多的群体体会到邻里关爱,更好地发挥新型沟通互助平台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区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