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研学】解锁乡村基层治理密码 共绘民主议事新篇章
文章来源:上海新家园公众号
2024浦东村级民主议事协商研学之旅
近期,新区组织部分街镇相关负责同志,先后到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新义村、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祁梅村、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前进村调研学习。此次研学走访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旨在汲取乡村基层治理的宝贵经验和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创新模式。这次学习为推动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
研学第一站 —— 新义村(中国故事村)
新义村位于枫泾镇南部,北沿320国道,由原新义村和徐泾村两村合并而成,全村村城总面积4.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80亩,户籍人口2240人,下辖20个村民小组。
在发展过程中,新义村形成了独有的“一人一树一故事”文化特色:
“一人”——村域内徐泾二组岳姓居民为岳飞后裔,自晚清从嘉兴迁入定居至今;
“一树”——莲锡庵现存明代嘉靖年间古银杏一株,距今已有约500年历史;
“一故事”——2019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故事村称号”。
学习借鉴
新义村的发展经验让我们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如重视文化和历史传承、加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引入外部资源以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等,于我们而言,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研学第二站 —— 枫源村(“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之一)
枫源村位于枫桥镇东南部,枫桥江上游,由大竺、大悟、泰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5.93平方公里,现有618户、1766人,中共党员126名。2023年村级集体收入30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80元。
枫源村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行政村”、“国家森林村庄”、“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浙江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浙江省3A风景区村庄”、“浙江省双强百佳行政村”、“浙江省未来乡村”等荣誉。
学习借鉴
在乡村治理中,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确保党的全面覆盖。尊重村民主体地位,激发参与热情,推动民主化、科学化治理。培育乡村社会组织,引导其有序参与,共促和谐发展。同时,注重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村民创造更多财富。此外,加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社会全面进步。
研学第三站 —— 青山村(生态撬动产业,艺术点亮乡村)
青山村位于杭州西北部,古镇黄湖的东北面,由原来的塔边、里三、东坞三个小村于2003年经村规模调整合并而成,区域总面积15.6平方公里,人口2662人,辖24个村民小组,共设置3个网格,7个网格支部,有党员138名。
青山村境内三面环山,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79.9%。近年来,青山村以龙坞水库小水源地保护为起点, 以山青水美的生态优势吸引城市人才进入乡村, 走上了以艺术设计和公益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学习借鉴
乡村产业发展需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支持,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机制,并重视人才引进与培育,提供优惠政策和发展平台。同时,推动项目多样性和创新性,满足市场需求。寻求与教育、旅游等产业合作,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和消费者。这些策略将助力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多元化、高端化目标,为地方经济繁荣注入新活力。
研学第四站 —— 祁梅村(主打“乡村康养”)
祁梅村位于水东镇以北4公里处,东邻郎溪姚村乡,西抵稽亭村,南至碧山村,北接孙埠。全村山峦起伏、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三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所辖7个村民组,全村人口2280人,总计676户。祁梅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现有党员86人。
全村耕地面积1350亩。山场面积17000亩,其中村集体山场面积3100亩,森林覆盖率达69%。村域内有两座小二型水库(丁村冲水库、碧山水库),有一条长达8千米的兵山河贯穿全村,有一条长6公里的沥青道路通往5A级旅游度假区——“山屿海亲心谷”,明清时代水东古镇遗址——“茶花岭”坐落在村中。
学习借鉴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将美丽乡村和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作为发展基石。通过景观提升和产业链的延伸,不仅可以发展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还能拓展与森林相关的多元化产业,进而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融合策略。
研学第五站 —— 前进村(美丽休闲乡村)
前进村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级生态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的东南一隅,2004年由前进、宗村、新禾三个村合并而来。南靠宁国、东邻广德、北接郎溪,是四县(市、区)交界地。总面积26.8平方公里,林地3.1万亩,耕地3450亩,辖12个自然村,人口3308人。
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精神风貌,蓬勃发展的休闲农业,使前进村先后获得了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传统村落”“安徽省最具活力美好乡村”“安徽省皖美乡村”“安徽省生态村”“安徽省森林村庄”“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省级中心村”“宣城市艺术乡村示范村”“宣城市美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学习借鉴
通过弘扬良好的精神风貌、发展休闲农业,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推动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业务的发展。
##########
此次参访,大家收获颇丰,尤其在村级民主议事协商、基层治理典范、乡村可持续发展及创新模式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我们见证了村民自治的活力与效率,学习了各地乡村基层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同时,也深入了解了各地乡村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我们感受到了各地乡村在治理和发展中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这些经验做法以及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操作经验,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探索实践寻求创新,助力推动乡村治理和发展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