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第二十二期 中共十六大:会议背景

发布于: 2024-01-09

从一大到二十大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 1921-2022)

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步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随着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加速发展,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商品市场中的市场调节比重越来越大。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的拓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也不断提高。200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743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1995年的第11位提升到第8位。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宽,金融、保险、商业、外贸、旅游等服务领域利用外资的试点进一步扩大。中国加入WTO也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2000年达到99214.6亿元,经济总量由世界第9位跃居到第6位。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神威”可缩放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神舟”飞船实验飞行成功,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从1995年的36.2%增加到2000年的85%,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市场商品丰富,有效供给水平明显提高,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初步确立。

改革和发展同样面临问题和挑战,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有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就业压力加大;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间的具体利益关系,成为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党和人民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2002年117日下午,党的十六大预备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江泽民主持会议,党的十六大代表实有2114名,特邀代表40名,共2154名,出席预备会议的代表有2118名,会议通过了大会秘书处机构设置和工作任务,还通过了党的十六大的议程。

 

文章内容摘选、整理自《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

主编:张士义 王祖强 沈传宝

顾问:龙新民 冯俊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发行方: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版次:2018年1月第一版

书号:ISBN 978-7-5060-9966-0

**********

封面照片来自:百度搜索“北京人民大会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