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局】3#书架 “社区的社区” |《从小区到社区—城市业主行动及其结果》
3#书架—社区的社区 推荐社区、城市治理研究等书籍,借以开拓社区工作的思路,寻找依托理论基础可实践的方法。 |
读书小笔记
“社区的社区”书架上线的第一本书,从社区中“业主”和“物业”两个元素的研究出发,用实例及丰富的数据为我们呈现了国家城市住房体制改革后城镇居民的角色变化,及应社区管理需求更迭产生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01 书籍简介 本书从物业纠纷和业主行动的基本情况、政府部门的应对策略、业主群体的自治实践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个解释社区治理绩效成效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考察,本书描绘了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如何从失序到有序,从冲突到和谐,从小区到社区的演变过程,并探讨这种转变背后的各种条件要素。这些要素是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影响因素的综合体,展现了当前社区治理的复杂性。 ~~~~~~~~~~~~~~~~~~~~~~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9年12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ISBN 978-7-208-15724-8/C·586
02 作者介绍 盛智明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资讯项目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
03 内容摘录 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体制转型过程中,对于商品房小区的治理,国家在最开始就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社区的新型治理模式,业主们通过市场契约关系聘用物业服务企业对小区实施专业化的物业服务,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基础上,以业主委员会为组织平台对小区公共事务进行民主决策和自治管理,这为社区共同体的发育提供了可能的“制度空间”。 社区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依靠社区成员之间的持续交往,培养相互信任与共同体意识,动员社区参与,建立社会网络,聚集社会资本,整合社区资源,建构起具有独立自主性的社会空间。 ——摘自书中《第十一章 总结与讨论》 |
04 案例参考
案例1# 物业选聘合规的问题 案例摘要:沪某一小区业委未按相关法规规定及小区规约的约定开展相应物业公司选聘工作。 处理结果:当期关于物业选聘的业主大会决议撤销。 法律依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
案例2# 小区配套设施的归属问题 案例摘要:建设单位将楼房架空间改造后出租,租赁部分区域的收入归建设单位所有。 处理结果:诉讼判决建设单位归还架空层配套设施权属,归为全体业主所有。 法律依据:《民法典》、《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
案例3# 物业费用结算问题 案例摘要:已解聘物业在其实施服务期间发生的服务相关费用未结清,后和业委会议定结算方式。然物业公司无法提供相应的有效资料和凭证,款项未支付,物业公司提起诉讼。 处理结果:物业公司全部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民事诉讼法》
案例4# 小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 案例摘要:物业公司为便于管理关闭小区不同业态间的通道,缩限业主通行范围。 处理结果:物业公司限期解除通道关闭的障碍。 法律依据:《民法典》
案例5# 业主表决权的问题 案例摘要:业主在小区中有多处房产,业主大会事项表决票数应按房产还是按人计未知。 处理结果:同一业主拥有一个以上专有部分的,仍按一人计算,只产生1张表决票的表决效力。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案例6# 业主知情权纠纷问题 案例摘要:业主因知情权纠纷,通过诉讼诉求复印、摄影、拷贝《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处理结果:支持业主诉讼请求,令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准许操作,并在需复印的资料上加盖公章。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拍摄绘图:杨仪鸿
信息收集:杨仪鸿
全文编辑:杨仪鸿
文案审核:王 燕
注意事项
1、作者介绍源自已购买的图书内页。
2、图书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3、案例参考摘自上海新家园公众号《“世”说“新”语》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