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系列案例】花木街道东城二居民区——运用“三会”制度,打造国际儿童友好社区

发布于: 2021-10-21

习总书记曾说过:“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同样,群众的事情也应该交给群众自己做主。2020年,浦东新区民政局牵头制定《浦东新区“三会一代理”实施意见》,完善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村民主协商议事机制载体,通过“三会”机制有效扩大群众参与,构建安居乐业、井然有序、充满活力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在“三会”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下,浦东不少居村开展了很好的实践。为此,浦东新区民政局推出“三会”系列案例,为基层工作提供借鉴和启迪。

**********

运用“三会”制度,打造国际儿童友好社区

花木街道东城二居民区

2019-2020年

东城二居委结合

“国际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创建工作

有效运用“三会”制度

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

利用“阳光微家,友爱童乐园”自治项目

成功打造出

一个儿童“共享共乐”的活动空间

^^^^^^^^

花木街道东城二居委下辖的锦绣苑小区是2000年前建成的早期商品房小区,近年来随着小区里孩子数量的不断增加,居民对增设儿童活动空间的呼声越来越高。

**********

听证会促自治立项

 

2019年,居委集中力量,对小区内的活动用房进行了清理并重新规划布局使用。通过线上征集意愿,线下发放征询卡片等形式,收集居民需求,梳理过程。居委发现大家对在小区内增加室内外儿童活动空间的需求较大。于是,居委决定召开听证会,商讨利用小区内公共用房增加儿童活动空间的可行性方案,并将其确定为2020年居民自治金项目目标。

4月24日,2020年居民自治金项目听证会在小区广场举行,在听取了议题背景介绍后,与会居民对项目的设想及方案提出了十条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讨论和2轮听证投票,听证会决定:一是将清理出的100平方米空间(包括室内和室外)用于新建儿童活动空间,并命名为“阳光微家”,明确今年的自治金项目主题为“阳光微家,友爱童乐园”;二是对“阳光微家”的室内布局进行调整,使功能布局更趋合理实用,适当增加儿童游乐设施;三是“阳光微家”的户外绿化布局要注重科普教育,让儿童有观察植物生长的元素;四是活动内容要贴近“国际儿童友好社区”的主题,围绕“安全教育”和“爱的教育”两大板块,开展主题日活动。会后该决议通过自治金项目立项实施。

开展听证会

**********

协调会促项目实施

 

自治项目团队对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将“阳光微家”活动空间进行了“3+3”的功能规划,室内设亲子游戏区、学习互动区、作品展示区三大功能区域;室外设置三大主题板块,包括植物生命观察角——种子博物馆、缤纷七彩花卉区和绿植认养种植区。在空间打造完成后,紧紧围绕“安全教育”和“爱的教育”两大主题,开展系列微家主题日活动。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居民在肯定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优化的意见,居委则邀请各相关方召开协调会并解决了部分问题,议题包括如何使项目更具生命力和持续性、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活动空间错开、如何提高空间的使用率和年龄覆盖面等。会后,项目团队进一步整合资源,开设了魔方课堂、趣味跳绳、故事妈妈三个主题课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活动时间进行了合理划分。

 **********

评议会衡量项目成效

 

为进一步衡量项目成效,10月28日,居委组织召开项目评议会,由参与“阳光微家”空间使用的居民评议项目的成效,会议还邀请了部分经常在“阳光微家”参与活动的孩子参加,听听他们对“阳光微家”的感受和收获。评议会上,居民对“阳光微家”的项目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阳光微家”室内室外改造较为合理,方便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使用,相关活动也十分丰富,参会的孩子们也表示特别喜欢这个在小区里的“新家园”,等他们长大一点,希望能够回来做一名小志愿者,让更多的孩子不出小区门,就能够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经综合恒定,居委、项目团队、居民一致认为:“阳光微家”的改造弥补了小区没有儿童活动空间的缺陷,为社区亲子家庭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学习、交友的场所,项目成功吸引了众多的儿童、居民前来参与,他们正日渐成为这个空间的真正主人。

开展评议会

**********

思考

国际儿童友好社区是落实儿童发展和福利目标的重要基础。花木街道东城第二居民委员会在打造所在居民区成为国际儿童友好社区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三会”制度来实现社区居民间的协商,通过社区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在已有自治项目积累的基础上,成功在居民区打造出了一个儿童“共享共乐”的活动空间。东城二居的案例为“三会”与实际的社区项目结合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为今后其他居民自治类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社区协商议事的制度保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