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治金·点睛计划】北蔡镇河东居民区:花草为媒,“花甲天使”掀起绿意生活新风尚

发布于: 2020-12-25

居民自治金项目“点睛计划”是浦东新区社区治理的一块特色品牌。自2016年实施以来,“点睛计划”通过培育指导、选树典型和宣传推广,为基层开展自治金项目进一步搭建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5年来,在各街镇的支持推动下,居村适应群众需求、群策群力、各具特色的自治金项目百花齐放,在整合各方资源、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激发基层自治活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花草为媒,“花甲天使”掀起绿意生活新风尚

——北蔡镇河东居民区

花甲天使护绿队

 

一、自治议题产生路径

隶属北蔡镇河东居民区的京浦小区是1995建成的老式动迁小区,存在小区绿化覆盖率低、绿化养护难等难题。2019年,在北蔡镇创卫阶段,小区进行了全面的绿化维护补种。在此基础上,小区以自治金项目为抓手,动员居民骨干、志愿者组建“花甲天使护绿队”自治团队,定期开展绿植养护、爱绿护绿倡导等活动。通过打造绿植培植花房,搭建沟通议事平台,突出居民自治,以点带面推动全体居民护绿意识的提升,突破老小区绿化养护难的瓶颈,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爱绿护绿的文明实践。

 

二、典型经验与亮点做法

以花为媒凝聚居民共识  共搭交流平台

为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关注并参与小区的绿化建设,自治团队通过开展多样性的绿植募集活动,激发广大居民的爱绿护绿热情,得到不少热爱种植花卉的居民积极响应。募集的花草由花甲天使护绿队统一规划种植到绿化带、河道景观台等区域。其中,有一位捐赠花卉的居民,家中种植了较为名贵的花卉,非常乐于展示自己的花卉作品,不少爱花人士纷纷附和希望有一个更理想的花卉展示平台。

为了回应居民的诉求,自治团队引领社区居民共同推进花卉展示平台的搭建。除了搭建简易展架之外,志愿者团队中的“能工巧匠”自己动手打造了一个精美的透明花房,并为她取名为“爱花房”。盛花期,居民将家中花卉带至“爱花房”供给大家欣赏。鲜艳夺目的三角梅微型盆景、香气四溢的百合盆栽......一个原本不起眼的角落变得绿意凌然,惊艳了不少来访的居民。这种“以花会友”的互动形式,激励了爱花居民们的积极参与,为绿植爱好着提供了互识的机会,社区爱绿护绿的共识也在无形中逐步凝聚起来。

以树为介凝聚多元力量  共建绿意社区

“花甲天使护绿队”自治团队中党组织骨干人员占比约30%,据民意调研显示,自治团队在居民群众中的人气和口碑颇佳,党总支共建单位与辖区商户也纷纷关注这只队伍所做出的成绩和影响力。为吸引更多社区资源的引入,提升社会影响力,自治团队提出“同创共建友谊之树”的金点子,使得党建引领多元力量在创建美丽家园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的作用。

一颗“友谊之树”就代表一家支持小区绿化建设的社会单位。在中心花园区域,贝贝星幼儿园、御康医院等共建单位陆续与居委会、自治金团队、业委会一同亲手栽种一颗颗“友谊之树”,共建新友谊,形成一小片树林。在小树林入口,自治团队还打造爬藤拱门,两者相互呼应,形成一处独具特色的微景观点。

以景为链凝聚优势资源  共创花园社区

为提升社区融合治理新动能,“花甲天使护绿队”自治团队以创新微景观营造凝聚社区发展治理新优势资源,多元协同参与社区绿化建设。共建企业和单位为社区捐赠麦冬、灌木、草坪等绿植、墙面彩绘资源以及派送绿植养护课程等,推进增绿添绿行动;小区物业公司通过专业渠道调动了翻土机以及专业人员,协助护绿队开展微景观点位的打造,最大限度降低志愿者们的劳动强度;辖区街面联合工会的成立,让更多中小商户与居民区建设工作形成关联,部分商户也会面向自治团队的采购给予让利优惠。

社会强大资源的引入,让“花甲天使护绿队”在小区绿化规划和养护中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提供了强大助力,把实现花园式社区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

 

 

三、治理实践的成效与启示

“爱花房”交流平台的成功搭建,“友谊之树”的枝繁叶茂,“花园式”社区的深入推进,把居民、社区、绿化打造成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绿色空间网络,在社区居民中营造良好的爱绿护绿氛围的同时,增强居民的社区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的绿色生态获得感。

 “花甲天使护绿队”在推进绿意社区建设过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难,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小故事,通过团队协作、居民协商、多方共力,居民群众形成共识、形成共力,更多的居民关注小区绿化建设,纷纷向自治团队捐赠花卉绿植、绿色营养土、花盆、花具等资源,以居民自治共治促进社区绿化养护管理的常态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