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系列案例】曹路镇星纳家园——非机动车库引矛盾 智能化改造来解决
习总书记曾说过:“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同样,群众的事情也应该交给群众自己做主。2020年,浦东新区民政局牵头制定《浦东新区“三会一代理”实施意见》,完善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村民主协商议事机制载体,通过“三会”机制有效扩大群众参与,构建安居乐业、井然有序、充满活力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在“三会”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下,浦东不少居村开展了很好的实践。为此,浦东新区民政局推出“三会”系列案例,为基层工作提供借鉴和启迪。
**********
非机动车库引矛盾 智能化改造来解决
曹路镇星纳家园
星纳家园是曹路镇动迁安置房之一,小区实际入住1003户。共有地下车库7个,空间面积4027.8平米,主要用作非机动车停放之用,为了方便非机动车管理,物业聘请专人在车库看管非机动车。但车库门卫将原有的“门房间”改做居住用房,私拉电线。非机动车停放非常无序,有的杂乱地停在楼道门口或一楼消防通道里,还有的随电梯进入了车主楼梯门口进行充电,安全隐患严重,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居委与物业上门协商门卫搬离此处,因合约未到期,门卫拒绝搬离,劝离工作陷入困境。
居民多次到居委、物业反映情况,希望能够彻底解决此事,对小区的非机动车库进行同步改造。星纳家园居委会通过意见征询及对居民需求的详细了解,联动业委会、物业和各方代表,召开了以“非机动车智能化改造”为主题的听证会,以解决小区非机动车停放问题。
**********
听证会前:精准排摸明确方向
星纳家园居民区工作人员、楼组长针对小区居民非机动车情况进行了排摸发现共有电瓶车510辆、自行车75辆。居委联合物业公司,对门卫人员的非法居住进行劝阻,经过一次次做工作,协商确认到期后物业公司将不再与其签约,非机动车库看管人员将尽快搬离。
随后,居委会与专业的第三方管理公司制定非机动车停车库改造的方案初稿,确认了合适的听证会主持人,发布会议公告,确认听证会议题,确认了与会人员。
**********
听证会中:循序渐进破解难题
此次“非机动车库智能化改造”听证会在星纳家园活动室开展,包括社区居民代表、业委会、党支部、物业公司、第三方管理公司等共48人与会。
听证会采用了团队共创引导技术来辅助完成听证会。首先由主持人向大家明确了听证会主题、会场规则和讨论规则。接着由居民区通报推动“非机动车库智能化改造”的背景和小区非机动车情况,由第三方管理公司介绍非机动车库改造方案。
经过充分讨论和答疑环节,与会人员投票表决了改造选址、改造方案。
最终形成了本次听证会决议: 1、智能化车库试点选址在4号楼。 2、对于车辆看管、充电等服务,分为两种,一种是每月支付30元室内停放,另一种是在楼道门口,通过规定地点划线增加了免费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同时,镇里支持在地下车库安装两个充电桩,由居民进行自行付费充电。 3、明确第三方非机动车辆管理职责。 4、落实加强巡查、楼道停放电瓶车劝导制度,通过楼组长微信群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反馈。 |
**********
听证会后:规范流程积极跟进
会后,居委将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完整记录的会议过程及讨论信息编制成会议记录册进行存档。听证会第二天,表决结果通过电子公告栏及宣传栏张贴等方式进行了公示。同时听证会结果报送曹路镇相关部门。公示期间居民未提出异议。星纳家园“非机动车库智能化改造”项目顺利开展。
听证会公示期完成后,物业公司已经与车库看管人员解除合同,并且最终和平搬出车库。截止目前,星纳家园收费机动车地下停车库7个,已经有4个改造完成,还有3个,将进一步提上工作日程。
**********
思考
因为车辆管理不善等公共事务引发的社区矛盾在基层非常普遍,如何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回应居民需求,是摆在基层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将“三会”的民主议事协商机制灵活运用到公共事务解决过程中,通过民主决策,由社区各利益相关群体共同解决矛盾,发挥居民区内生力量是解决居民需求的根本之道,可以成为居委会在处理日常事务上“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思路,真正体现社区的自治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