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28
    文章来源:人民网-高层动态 2023年11月28日13:31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法律是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准绳。涉外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础,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加快推进我国...
  • 2023-07-30
    3#书架—社区的社区 推荐社区、城市治理研究等书籍,借以开拓社区工作的思路,寻找依托理论基础可实践的方法。   读书小笔记 “社区的社区”书架本期推荐的是《城市中国》杂志,一年四期,每一期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此次上架的封面是第89期,主题是“浦东”。另外还有诸如“儿童友好社区”、“青年社区”、“社区规划”等很多正在探索,一直在探讨的内容。让我们重读万卷书,认识脚下这片沃土的变化,再行千里路实地感受城市发展的生生不息。   01 书籍简介 杂志由中国出版集团主办,创刊于2003年,是国内独一无二的一份城市研究型杂志,它具有鲜明的国际化视野,从政策、规划、建筑、经济、人文、社会生态、商业形态等领域的各层面出发,全面剖析当代中国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轨迹与思路。 ~~~~~~~~~~~~~~~~~~~~~~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ISSN 1009-7163 CN11-4557/GO   02 内容摘录 浦东而立:从速度、高度到温度 ——摘自《城市中国》89期刊首语 浦东的开发开创了一种&...
  • 2023-07-30
    3#书架—社区的社区 推荐社区、城市治理研究等书籍,借以开拓社区工作的思路,寻找依托理论基础可实践的方法。   读书小笔记 “社区的社区”书架上线的第一本书,从社区中“业主”和“物业”两个元素的研究出发,用实例及丰富的数据为我们呈现了国家城市住房体制改革后城镇居民的角色变化,及应社区管理需求更迭产生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01 书籍简介 本书从物业纠纷和业主行动的基本情况、政府部门的应对策略、业主群体的自治实践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个解释社区治理绩效成效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考察,本书描绘了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如何从失序到有序,从冲突到和谐,从小区到社区的演变过程,并探讨这种转变背后的各种条件要素。这些要素是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影响因素的综合体,展现了当前社区治理的复杂性。 ~~~~~~~~~~~~~~~~~~~~~~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9年12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ISBN 978-7-208-15724-8/C·586   02 作者介绍 盛智明 香港科...
  • 2023-07-30
    3#书架—社区的社区 推荐社区、城市治理研究等书籍,借以开拓社区工作的思路,寻找依托理论基础可实践的方法。   读书小笔记 “社区的社区”书架本期上线的书籍,引导着我们转换“城市”概念,逐渐还原城市的多维度场景,呈现“数字”的立体功能,让我们切身理解新媒体技术介入社区传播,达成空间和人、空间和文化、人和文化等破壁的网络重构,主张“可沟通城市”的价值理念。   01 书籍简介 本书立足沟通性,观察城市社区。从媒介学、传播学角度切入城市问题,因应当前社会治理日益技术化、智能化的趋势,综合分析治理、技术与传播的关系,在社区层面展开跨学科研究。针对新媒体特征,本书提出“社区沟通性”“私社区”“移动社区”等全新概念,为理解当下城市社区提供了新视野。本书通过“可沟通城市”的概念阐释、评估体系和上海数据,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了新城市主张,以期为城市社区生活和社区治理设计新的价值坐标。 ~~~~~~~~~~~~~~~~~~~~~~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
  • 2023-07-30
    2#书架—文化的社区 推荐艺术、人文、历史、哲学、纪实类书籍, 展现生活中不同的文化元素。 结合图书,整理适合开展活动的设想。 从不同的视角分享阅读小故事。   读书小笔记 “文化的社区”书架为大家上架的第一本书,为我们开启了一场值得玩味的饮食之旅,带着我们在上海不同时代的灶间穿梭,文字描绘的各色餐点刺激着味蕾的记忆,回味着曾经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弄堂食文化。 这是一本美食随笔。作者用4个主题92道各色点心、菜式,为读者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魔幻外壳下最为民间的风味美食,用“美食”的时过境迁,从侧面呈现了城市海纳百川的特性及时代更迭的印记。有的食物习以为常,出处却匪夷所思;有的会激起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口水满溢;有的则会让我们想到那时那方那人。   01 作者介绍 沈嘉禄(著) 1956年生于上海,浙江绍兴人。 民进成员。198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任上海劳动报社副刊部副主任、文化新闻部主任、高级记者 。现任文新联合报业集团《新民周刊》主笔。上海作协理事。 出版...
  • 2023-07-30
    2#书架—文化的社区 推荐艺术、人文、历史、哲学、纪实类书籍, 展现生活中不同的文化元素。 结合图书,整理适合开展活动的设想。 从不同的视角分享阅读小故事。   读书小笔记 “文化的社区”书架本期上架的这部书,让我们了解了文学和上海这座海派城市之间的渊源。跟随作者穿梭在不同街道,驻足陈旧的门楼前,感受文人风骨。 这是一部呈现上海文学画像的作品。让我们可以很直接的闻路识人,观人见路。作者探寻了48位现代文人在上海生活的场景,覆盖上海的6个城区,并为之整理出了10条文学散步的路线,希望大家可以在途中去认识时常出现在我们课本上的诸位名家名士,去感受他们真实生活的气息,去尝试和他们进行跨时代的对话。   01 作者介绍 蒋俭(著) 主任记者、资深媒体人。 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曾先后在《解放日报》《申江服务导报》工作,曾任《申江服务导报》首席编辑、专刊部主任,现供职于《新闻晚报》。 02 内容摘录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摘自《鲁迅 住在虹口的最后九年》篇 现在的新雅二楼...
共 77 条,共 13 页